大作文手机版
立即注册
大作文
您的位置:大作文首页 > 单元作文 >陈垣

陈垣

来源:大作文原创 文章作者:匿名 2024-04-28 05:39:56

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有陈垣的故居。我有幸前来瞻念,却久久不能下笔,因为站在浩繁卷帙叠垒的高峰陈垣塑像面前,我一时难以读懂他。这位史学巨人已随历史远行,我只能在追寻他一个世记的足迹中,解读某种令我感动的精神。

1880年(清光绪六年)11月12日,陈垣出生在新会石头村这块土地上。故居的青砖已长着苔藓,梁桁尤在,井水静静地清着,溪泉潺潺地淌着,竹木绿绿地长着。这是新会特有的幽雅灵动的胜境。

陈垣自小得到的熏陶不比一般。南宋最后的小朝廷灭亡之际,文天祥、陆秀夫、张世杰和各地军民包括陈垣先祖也参与抗元义事,为反抗蒙古贵族的民族压迫所表现的舍生忘死、英勇赴义的高风亮节对陈垣的影响很大。“江门道学”、“白沙理学”(即指明代著名理学家陈献章),以及清代著名学者胡金竹,是陈垣景仰的乡贤,并以之为楷模。中国近代史上,新会出了梁启超,南海出了康有为,同是近代变法新星和史学大师。陈垣比梁启超小七岁,很受康梁的影响。新会自古端正的士风使许多学者避虚名,矜气节,讲忠义,这是幼年的陈垣难得的精神养料。

故居所陈列的关于陈垣的文字和图片似乎十分孤寂,但我听到陈垣跳动的心和少年气盛的呼吸。童年的陈垣很早就泅渡于书海。13岁时已知在八股、经书之外,还有新的天地。他从张之洞所撰的《书目答问》中摸到了由目录学入手的读书冶学之门。他18岁参加顺天乡试,盼能走科举致仕的道路,但因不按八股文写,“文不就范”而失败。后奋发学八股,考取了秀才。这对他似乎并不重要。他的兴趣是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,写文章,办报刊,在斗争中显出傲骨和魄力。他还研究医学史,后弃医从政,又弃政从史。这个时候的陈垣才找到自己的目标。他以教育和史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。在长达70余年的教育生涯里,他的敬业精神无人不佩服。他培养了许多出色的学者。我在他留下的照片中看到他满天下的桃李,许多成就显著的高徒。可以说,陈垣的一半心血化在教育上,另一半心血则用在学术研究上。一代宗师不是凭空封的,而是由伟大的研究成果和著述构成的。一组统计数字让我受到震撼:陈垣共发表论著373种,加上书信、诗赋、题跋等,总数约有千种以上。仅史学类,著作18部,包括史学、宗教史学等等。学术论文、杂文一百几十篇。

我徘徊在故居的天井、走廊和大厅,想象这位国学大师研究《四库全书》的情景。《四库全书》是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)酝酿,三十八年(1773)开始编纂,到乾隆五十二年(1787)基本完成,耗时15年!抄成七部,分藏于七座藏书楼。此后多年间,没人对他进行全面调查研究过。直到1920年,陈垣成为全面调查研究《四库全书》的第一人。陈垣是怎样研究《四库全书》的呢?www.zidianwang.com他从北京城内西南角到京师图书馆来回三个多小时。他每天清早去,晚上才归,前后读了10年!把这部包括三千多种、三万多册的大丛书作了详尽的了解。

我曾想,陈垣读了这么多书,写了这么多书,成为世界级学者,应该是一辈子呆在书斋里了。但事实上,这位来自乡村的国宝,断然不是一个脱离实际的“书虫”。从《大事年表》里,我看到一个勇于实践,在实践中深化学术研究的陈垣。他做过小学、中学、大学教师,当过辅仁大学和北师大的校长,在科研机构任教四五十年,可谓一生离不开政冶、学术实践。他身在京城,心系粤地人,对故乡新会文化事业特关心。我终于明白,陈垣这位国中之宝,既有骨气、志气、勇气,又有人气、地气、底气。也由于他底气十足,学术上承传三代,锐气不减。陈垣与陈乐素父子的学术传承已得到肯定,第三代陈智超的学术成就又传为佳话。

陈垣故居在风雨岁月中已经陈旧,后院亦失去往日的整洁。门前游泳池已废弃为塘,溪泉淤塞,正等待梳理、整治。但花香依然,鸟语依然,清风依然。陈垣校长像屹立门前,依然显正气、傲气、志气于天地间。历史苍桑之云掠过空间,我猛地觉得一种精神气贯长虹,连结乾坤,永不散去。江门、蓬江、新会因之越来越金光灿烂了。

陈垣相关文章